从晾晒的桐子里挑出一筐颗粒饱满的,留着明年当种子用。其他的叫人装起来,进磨坊,先用石舂捶打,再用石磨粉碎,然后用竹篾编出大小一致的,直径一尺左右的圆圈,把桐子的碎末填进圆圈里,压成饼状。
桐子在低温下油脂比较凝固,因此还要用火烤几分钟,加热一下这些桐子饼。
王川知道后世压榨都用横放的油槽,通过螺纹缩紧的办法一点点压榨。现在弄不出这种东西,所以王川挖了两个一米来深的并排的竖井来压榨。
竖井一深一浅,浅的下面夯实之后,放上有漏油凹槽的厚石板,深的里面放置接油的陶盆。确保厚石板上凹槽里的油能流到陶盆里。
最后再把这些桐子饼叠放在浅井里,上面放石头重压。
这个榨油的设计虽然原始,不过效果不错。随着石头压上去,底下的石板上果然有油流出来。
据说后世桐子可以出三成油,不过这个设计下的出油率就差了些,只有两成多一点。但现在是史前,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。
榨完油的桐子饼王川准备用来喂那些小野猪的,不过阿母尝了一口之后,被她否了。
王川自己尝了尝,发现除了比较难咬得动之外,味道还挺香的。想起桐子还有止血通气的功效,索性让人把这些东西当干粮留起来了。不说其他的,回头弄到集市上去,说不定一斤桐子饼能换几斤肉食回来呢。这个时代的人,哪吃过什么好东西?就算不差这点肉食,给大家当零嘴也是好的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lenglengbb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