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年朱老四发动“靖难之役”南下时,最早所选的路线是入山东,经江淮,直扑南京的东线。
朱宸濠不复制朱老四的路线反推北京,而是选择借道河南,当然有他的理由。
他若真选东线,那首先将要面对的,就是巡抚江北的丛兰。
这位虽是进士出身的文官,却卫国戍边征战了近二十余年。
其间更是战功卓著,威震三边。
就算后来离开了边关,这位老兄也没闲着。
不是在剿匪就是在平叛。
特别是刘六、刘七起义末期,丛兰更是大放异彩。
在刘六死后,义军最终转战到了南直隶的江北地带。
彼时,凤阳一线亦聚集了数万响应起义的流民大军。
当时前去平贼的,就是丛兰。
此人也是个狠人,面对背水一战的数万起义军,竟亲自披坚执锐,身先士卒冲击敌阵,并在连续激战之后最终击溃了义军。
那一战,被斩杀与打算跳河逃生反被淹死的义军,多达数万。
经此一役,在南直的起义军元气大伤。
其后,丛兰又配合朱忠所率征剿大军,两面夹击义军最后的据点——
通州(江苏南通)狼山。
最终,六七等义军领袖阵亡,起义彻底失败。
江淮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家伙在,朱宸濠自然不想跟对方死磕。
要是惹得人家发起狂来,他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。
除了丛兰,朱宸濠选择走西线北上的最重要原因,还在于他不想硬碰山东的那几座城池。
要知道,朱宸濠在北方没有基础,从南直隶到北直隶又路途漫长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lenglengbb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