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荒。
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最大的问题,老百姓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大事,民以食为天,可不是说说的。
大明的老祖宗,朱元璋就是没饭吃才选择造反,最终建立大明朝。
崇祯根据记忆认出了这位说话的大臣,他叫徐光启,任礼部尚书。
崇祯好像听过徐光启,听说是明末的著名科学家。
“徐爱卿难道有办法解决饥荒问题?”崇祯期待的看向徐光启。
明朝这时候刚好是小冰河时期,温度骤降,粮食减产基本已成定局,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粮食。
群臣也看向徐光启,不过他们都不相信。
徐光启咳嗽了一声,“皇上,微臣也没有办法解决饥荒,但是微臣知道一种东西可以大量种植,而且不挑地,不占地。”
“就算种在坡地上也可以生长,这可以给老百姓增加一个机会。”
“那是什么东西?”崇祯问道。
“甘薯。”
徐光启话音刚落,群臣就讨论开了,“这个怎么没有听过?真的有那么好吗?”
“我看还是直接把反民杀光更稳妥。”
这些朝臣都是有权有势,他们天天山珍海味都吃不完,甘薯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广东和福建。
甘薯在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,在广东番薯,在福建叫红薯,在山东叫地瓜,在四川叫红苕。
甘薯产量大概亩产2500——3500公斤,古代可能要低一点,但也是一种极为高产的农作物。
崇祯一听甘薯就想起小时候吃过的烤红薯,南方乡下地窖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红薯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lenglengbb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