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跟小红铃学步法和刀术时,我就曾用“和光同尘”这一词来评点。
后来,又在李老头那里,学了点观气术,再加上最早的从杨克勤手中接下那本《杨氏早餐店每日心得》、道门的禹步及心法……
还有几次受伤、中咒,甚至刚刚在地下道与那个神秘人没有碰面的间接交手……可谓一身“病”。
所学甚杂,病症甚乱,其中的冲突,不言而喻。
“含敛光耀,混同尘世”(陈鼓应《老子今注今译》),和而不同(《论语·子路》),这显然才是化解我体内“冲突”的答案。
“关生应该就是长老们所说的根器上乘之人,真是令人羡慕。”盛姓洋壕见我须臾就变成了一个“普通人”,夸赞道。
“盛生谬赞了,只是今晚遇到了点事情,又有你的点拨,侥幸得了些好处。”我拱手谢道,顺便转移了话题,“倒是盛生对东方文化研究颇深,佛道二法皆能言语。”
“呵呵,不敢不敢。”他也学会了文明人谦虚的一套,摆了摆手,恭谨地道,“我非常认同南师那句:儒为表、道为骨、佛为心。”
说着他又哂然一笑:“当然,鄙人尚远远不及入门!”
我眉头微挑,心想能用东方的语言逻辑进行表述,至少,他对东方文化的认知,已经不流于表面——当然,我这个推断,与他所言的“儒为表”不划等号。
佛心道骨儒作表,这是南怀瑾南师认为的人生最高境界,但表、骨、心三者从来不是互不干扰的三条平行线,这一点,苏轼那句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足以论证七八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lenglengbb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