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木牌子在窑洞拱门外挂了小半月,风吹雨淋,边角起了毛刺,那几行歪扭的“认字!学数!学熬糖!管饭!男女都收!傻子更要来!”却像刻进了暮色沉沉的村庄骨子里,愈发显得扎眼又倔强。
窑洞里的“满福夜校”,也从最初的冷清,渐渐成了村里半大孩子和年轻媳妇们心照不宣的“秘密据点”。
用半截破犁铧片敲的收工哨子一响,机器的喧嚣刚歇,灶膛的余烬还红着,大大小小的身影便像归巢的倦鸟,从田埂边、牛棚后、柴火垛旁溜出来,拍打着身上的泥灰草屑,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压抑的兴奋,汇向那座巨大的、冒着淡淡青烟的砖窑拱门。
窑洞内,炉火的微光映着一张张汗渍未干、沾着煤灰草屑的脸。陈卫东站在那块用边角料拼凑、被粉笔灰染得花白的黑板前,粉笔头“吱嘎”划过板面,写下歪扭的“光”、“热”、“力”。孩子们跟着念,声音参差不齐,却异常用力:
“光——!热——!力——!”
“煤烧了——出力——!熬糖——!”
“认字——心光——!”
鼻涕虫趴在最前排,脏兮兮的手指头跟着粉笔划拉的轨迹在膝盖上比划,嘴里念念有词:“‘力’……像……像咱压糖块的机器臂膀!”铁蛋坐在他旁边,眉头紧锁,盯着黑板上的“热”字,又看看灶膛里暗红的余烬,眼神若有所思。小丫坐在稍后,身边挨着招娣和石头。她把自己的石板小心地摊在膝盖上,用半截磨秃的石笔,一笔一画地誊抄着黑板上的字,又细心地帮招娣纠正握笔的姿势。招娣的小脸绷得紧紧的,抿着嘴,学得极其认真,仿佛要把每一个笔画都刻进骨头里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lenglengbb.com
(>人<;)